原创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
原标题: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
春秋战国(前770-前221)
东周时期,周天子虽然名义上称为天下“共生”,但势力开始衰微,王权下移各诸侯王势力开始强盛。东周时期是由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,史学家将其划分为春秋(前770-前476)、战国(前475年–前 221)两段。
(一)春秋
1.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:
(1)社会大动荡、民族大融合
(2)奴隶制瓦解、封建制建立
2.春秋时期的政治演进
(1)春秋五霸:
齐桓公:
1.任用管仲为相,积极改革内政
2.尊王攘夷:管仲提出,联合燕国打败山戎
3.葵丘之盟:周天子派人参加,正式确立霸主地位
4.相关典故:管仲拜相、老马识途、风马牛不相及
晋文公:
晋文公
1.艰难继位,励精图治,晋国最为强盛时期
2.相关典故:退避三舍
楚庄王:
1.楚庄王问鼎,史称“楚王问鼎”
2.相关典故:不鸣则已一鸣惊人、问鼎中原
吴王阖闾:
1.伍子胥改革:建造城郭、设立守备、充实仓廪、整治库兵
2.任用孙武,袭扰楚国边境越王勾践:
越王勾践:
1.越王勾践卧薪尝胆
2.任用范蠡 积极从事改革
3.春秋时期的结束
(1)三家分晋:春秋晚期、晋国的韩、赵、魏、智、范、中行氏六卿专权,之后韩、赵、魏三家分别建立韩、赵、魏三个政权,瓜分了普国
(2)田氏代齐:在齐国,代表新兴地主集团的田氏家族发动政变,取代了姜氏,获得了齐国君主的位置
(二)战国
1.商鞅变法
商鞅
(1)用废除井田制、重农抑商
(2)奖励军功,建立军功授爵制
(3)普遍推行郡县制
(4)令民为什伍,实行连坐法
(5)废止奴隶主杀人殉葬制度,制定户籍制度
2.封建战争
桂陵之战:魏围攻赵都邯郸,次年赵向齐求救、齐王命田忌、孙膑率兵援救,齐国运用“围魏救赵”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,诱使魏军回救。
马陵之战:魏国发兵攻韩国,韩国向齐国求救,齐国应允救援,以促韩国竭力抗魏,孙膑使用“减灶之法”,再次击败庞涓。
长平之战: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,赵军最终战败,秦军获胜进占长平,并且坑杀赵国 40 万降兵。
3.秦的统一
秦始皇
战国后期,秦先后灭掉了韩、赵、魏、楚、燕、齐六国(方针:“远交而近攻”),统一中国。
责任编辑:
原创文章,作者:zhangermao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ktppt.cn/260766.html